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活动开展以来,全国各级基层党组织不断夯实群众工作根基,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坚持人民至上,厚植为民情怀,不断深化服务措施,延伸便民渠道,从小事做起,主动上门服务,做到了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。
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是党史学习教育的“试金石”,必须坚定为民理想信念,坚守为民初心使命。新时代新征程,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上,为人民谋幸福,为中华民族谋复兴。厚植为民情怀,要以高质量的政务服务,与人民群众一起推动高质量发展,向着美好生活向往追求的目标砥砺前行、不懈奋斗。
从“线下办”到“网上办”,开通服务“新通道”。群众来办事,虽然现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在逐步地开通“一网通办”的方式,群众也只需要进一扇门,甚至是只到一个窗口就可以办事情。然而,始终还是要奔波在路上,而且对于一些上班族来说,还要请假来办事。群众希望不出门就可以办事情,随时随地都可以办事情。因此,要开通“网上办”“掌上办”等方式,依托大数据“赋能”,让数据“跑腿”代替群众“跑路”,让群众的事情更好、更快的办好。
深入开展“放管服”体制改革,开通“帮办代办”服务。对于一些网上不好办的业务,对于一些确实需要亲自办理的事项,也可以通过简政放权的方式,将民生服务事项下放到基层去,让群众可以选择就近办的方式。打造“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”,把群众服务工作做到近一些、精一些、快一些。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,帮着群众一起办,带着群众一起办好,群众的幸福感更强。
“委托办”“上门办”,让特殊群体服务“送上门”。对于一些老人或者是残疾人来说,他们办事肯不方便。若能够推出送证上门服务,相信就能够解决问题。对于一些企业不好办的事情,可以探索诚信制体系建设,实施“容缺受理”服务,以企业“承诺”的方式,限期补齐手续资料,让事情更好办,让事情办得好,切实增强群众的满意度。(彭训)
编辑:辛思捷